GJB 6415-2008 潜艇总段建造重量重心控制要求

ID

6FD9EE05676147B49CFA2714F2EE0058

文件大小(MB)

0.38

页数:

7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7-14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OJ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FL 1511 GJB 6415-2008,潜艇总段建造重量重心控制要求,Requirements for controling the weight and gravity center in submaring hull,construction using the block constructing method,2008—03T7 发布2008-10-01 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GJB 6415-2008,-XX. —1—,刖 百,本标准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祝海勇、严尊伦、梁中刚,GJB 6415-2008,潜艇总段建造重量重心控制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常规潜艇(以下简称潜艇)的重量、重心在设计、建造和试验阶段的控制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采用总段模式的潜艇首制艇的建造,核潜艇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JB 8A-1994潜艇倾斜试验,GJB 38.72常规潜艇系泊、航行试验规程试潜定重试验,GJB 38.73常规潜艇系泊、航行试验规程倾斜试验,GJB 4000-2000舰船通用规范,CB/Z 150潜艇试潜定重试验方法,CB/Z 275-2008潜艇总段建造载荷分项与重量重心计算,3总则,3.1 重量重心控制目标,对潜艇研制全过程实施重量重心控制,使其符合GJB 4000-2000中有关浮性、稳性、适航性、快,速性及操纵性等方面的要求,3.2 重量重心控制的工作内容,3.2.1 总体研制责任单位,新研制的潜艇从方案论证开始,直至验收交货的研制全过程,应对潜艇的重量重心实行控制,并设,专人负责。潜艇总体研制责任单位应对潜艇的总段、分系统与设备的重量重心提出目标控制要求,在各,个设计阶段均应保留一定的重量重心储备,潜艇总体研制责任单位在方案设计阶段、深化方案设计阶段均应提供全船重量重心估算书;在技术,设计阶段应提供重量重心计算书,对总段重量应进行预分配,并提供总段重量重心估算书;在施工设计,阶段应提供全艇重量重心计算书及总段重量重心计算书;完工文件为全艇的重量重心计算书,3.2.2 分系统与设备研制责任单位,新研制的设备及分系统应明确其重量重心,并满足总体研制责任单位对重量重心分配的限制要求,分系统与设备研制责任单位应根据总体研制责任单位提出的重量重心控制目标,实施控制,并在分系统,与设备的技术规格书中予以明确,3.2.3 承造船厂,在建造过程中,承造船厂(含总段建造厂,下同)应按图施工,按称重技术要求进行称重工作,并提,供重量清册,3.3 称重及重量重心预报,潜艇总体研制责任单位在各个设计阶段应及时收集重量信息进行重量重心预报,在建造阶段应与承,造船厂及订货方配合,进行称重。新研制的分系统、设备以及总体研制单位认为有必要的分系统、设备,也应进行称重和重量重心预报,1,GJB 6415-2008,4设计阶段重量重心的控制,4.1重量重心控制方式,方案论证阶段应根据重量重心论证结果提出重量重心的分配初案,在以后各设计阶段中,应根据上,一设计阶段结果,对本设计阶段的重量重心分配进行调整,并作为本设计阶段重量重心目标控制的依据,4.2总段、分系统、设备、材料的重量重心控制,4.2.1 设备、材料,承制单位应向分系统和总体研制责任单位明确下列内容:,设备干重、干态重心位置及舷外设备的排水体积(当重量超过O.lt时);,设备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介质(油、水、气)重量及其重心位置;,有腔设备的腔容、容心,充液比例和充液的重量;,液体载荷的牌号、密度;,材料的密度(容重)、吸水量,固化后的重量与密度等,对浸水材料还应提供压缩量方面的资料,4.2.2 分系统,分系统研制责任单位应向总体研制责任单位明确下列内容:,a)组成系统的每台设备的干重量、介质重量及其重心位置;,b)系统的干重量、介质重量及重量重心计算书,4.2.3 总段,按3.2.1的要求提供总段的重量重心计(估)算书,4.3 总段、分系统、设备及材料的重量偏差范围,总段、分系统、设备及材料的重量偏差范围见表1,表1总段、分系统、设备及材料的重量偏差范围,\)/,\)z XJ \17,a,b,c,d,e,序号,总段、分系统、设备、材料重量 w,t,重量偏差,%,1 首、尾总段-0.4 .0.3,2 中间总段—0.4 .0.5,3 >10 T.0,4 >1 - 10 一1.5 .0.5,5 >0.5 .1.0 一2.1,6 ^0.1~0.5 一3.0.L5,7 <0.1 -4-2,4.4 载荷分项与重量重心计算,载荷分项与重量重心计算应符合CB/Z 275-2008的规定,4.5 现代化改装备重,4. 5.1按潜艇研制总要求中的有关要求取定,4. 5.2若研制总要求未对此作出明确规定,则取0.5%正常排水量作为备重。其重心垂向坐标宜取比正,常排水量时的重心垂向坐标高出0.5 m,重心纵向及横向坐标宜取为0o,4.6 设计建造备重,4.6.1 全艇,全艇各设计阶段的设计建造备重的选取见表2o,设计建造备重的重心高度通常为肿横剖面处耐压壳体中心高度,重心纵向及横向坐标宜取为0o,4.6.2 总段,总段的设计建……

……